概述:部队季度组训经验总结(通用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部队季度组训经验总结 篇一一、既精通业务,又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基层主官应该成为“全能”型的人才,特别是在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官兵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对基层主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要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调查表明,凡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的军政主官,威信一般较高。某连指导员说得好,干什么就吆喝什么,吆喝什么就要会摆弄什么。导弹兵的制导雷达连连长不能熟练地跟踪目标,汽车连长不能熟练地驾驶车辆和排除故障,炮兵连长不能熟练地操作火炮和准确射击,政治指导员不了解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的一般程序,不会组织连队的各项活动等,那是当不好主官的。那么,我们主官专业技能究竟如何呢? 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有些主官的专业技能较差;二是业务工作上作风较差。基层主官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雷厉风行、干脆果断,力争不拖拉犹豫、不马虎从事,注意工作效率。可事实并非如此。某导弹连技师曾多次先后向连长、政治指导员反映兵器发生故障需用数字脉冲万用表,该连连长、政治指导员置若罔闻,还振振有辞地说:“老掉牙的兵器,用脚一踹就行。”这种一脚踹的行为,其结果是:当第二天全营进入一等战斗状态时,该连无法实施,影响了全局。
二、既能从严治军,又能热情关怀古人云:“治军之道,严也,军严帅则威。”大凡有威信的军事家都是从严治军的典范。基层主官威信不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严不够,松有余。而不少基层主官对此并未深悟,难怪发出“兵难带”的感叹。事实上,严师出高徒,严师出威信,尤其是军队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应如此。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敢严”。基层主官常有这种感觉,置身狭小的连队,却面临庞大的管理世界,在这个管理世界中,存在着意想不到的关系网、冲突源……总而言之,怕得罪人,其实质是好人主义。这种无原则的迁就和患得患失的心态,哪有威信可言? 另一种是“不会严”。认为“我是官你是兵,我说你听,我教你做。”似乎“我”的一切是正确的,有的甚至产生“拳头之下好带兵”的错误思想,这种“天经地义”、“动辄训人”的方法其实质是军阀作风,用以势压人来显示“威信”。要解决“不敢严”、“不会严”的问题,方法很多,根据各自的情况、经历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但有三点必须把握:一是严是军队的需要,也是干部战士成长进步的需要;二(www.)是善于用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带兵;三是赏罚严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热情为干部战士排忧解难,是提高基层军政主官威信的有效方法之一。一个出色的连队基层主官会对战士倾注一片爱心,用慈母心、兄长情去关怀他们的成长进步和甘苦。一是要善于用情带兵。首先,心细。要时时留心,处处留意,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如过节时“回民”战士不吃猪肉,心是否应该细?其次,脚勤。要经常走一走,看一看,不要留“死角”,特别是边、远、散的单位,更要在生活、工作中加以关照。如当新兵多站岗,老兵少站岗或不站岗时,作为军政主官是否应该多查查铺、查查哨从而及时加以指正?再者,耳尖。耳勤多听。要善于从战士的语气、声调和内容中辨明真实含义,掌握真实思想。因此,作为基层主官要善于从官兵的穿衣戴帽、吃饭睡觉等微小变化中发现问题,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二是增强民主意识。现在的战士民主意识强,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无论是在政治生活中、军事训练上,还是在平时工作、日常管理中,对于基层主官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采取理性的认识,直至产生认同感。那种恃强霸道的高压政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主官,不能说是一个有德行的主官、民主意识浓的主官。因此,作为基层主官要牢固树立政治上和官兵平等的观念,克服“巴掌底下出好兵,舌头没有拳头灵”的坏习气。三是关心战士求知成才。渴求知识,渴望成才,是当前部队青年的思想主流。作为基层主官,仅为战士“谈几次心、叠几次被子、洗几次衣服”的生活上的关心是不够的,帮助他们成才才是最大的关心。毕竟,从军的历史仅是整个人生长河中的一小段,在“部队一天就干好24小时”以外,自然要考虑“今后的路怎么走”的问题。因此,注意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领导威信较高。
三、既能廉洁自律,又能办事公道廉洁是基层主官的立身之本。然而,由于社会上金钱关系的泛滥,使得传统的思维定势失去了平衡,“等价交换”的原则,也悄悄地溜进了军营,钻进了基层主官的头脑之中。于是多吃多占、损公肥私的现象有之,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的现象有之;处事不公,薄此厚彼、任人惟亲的现象有之等等。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主官身上,但对基层官兵思想的影响极坏。种种迹象表明,一个威信极高的基层主官是很注重“廉洁”和“办事公道”的。因此基层主官要把廉洁作为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重、自爱、自律、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以清正廉洁、办事公道的实际行动赢得干部战士的信赖。 四、既能以身作则,又有坚定的事业心 为人师表,身先士卒,身教重于言教,是我军带兵的光荣传统。而现在,在我们基层主宫中,这个光荣传统面临失传的危险。基层主官如果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无形的感染力和威慑力。可事
实是:脱离士兵,贪求个人安乐的现象时有发生;建立和要求他人是马列主义、对个人是自由主义的双重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求他人遵纪守法,自身却首先破坏规定、法规的现象时有发生……诸如此类问题,不能不促使人们对基层主官的能力产生怀疑? 有这种“德行”的基层主官的威信从何而来?从工作中大量暴露的问题情况看,大都与主官缺乏立志献身国防事业的精神,以及缺乏一心扑在连队建设的思想有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试想,基层主官总是揣着“小九九”、打着如意算盘、规划个人蓝图,有心治家却无心治军,怎么能带好部队? 基层主官整天生活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中,怎么能教育好手下的兵? 基层主官整夜搓麻将夜不归连,怎么能指挥手下的兵?基层主官整天沉溺于酒菜之间,怎么能组织部队的军事训练?“哀莫大于心死”,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警言。一个人到了麻木不仁、低级趣味时,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连队的悲哀。正如一位将军所说的那样:“有些连队干部缺少的,正是我们当年引以为自豪的——荣誉感、责任心。”因此,基层主官只有忠于职守、身体力行、以情带兵、廉洁自律、熟悉业务、从严治军,才能成为士兵的导师,才能建立起领导者的威信。
部队季度组训经验总结 篇二在部队基层连队,确实有个别战士思想上不太成熟,或者一段时间犯了点错误而被列为了“个别人”,比例较小,但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政治工作做不好,帮教转化不得力,就会拖累基层建设的后腿。因此,及时发现和找准“个别人”,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不但可以促进部队的安全稳定,而且能够确保部队中心任务的完成。
一、基层连队中“个别人”的主要特点
一是个别人形成的原因多样化。随着军队改革的深入,战士入党、考学、留转等竞争越来越激烈, ……此处隐藏8532个字……右看齐!”的口号响起,训练正式开始了,按照训练计划,前几天自然是队列动作的基础训练了,男同志大多数为部队退伍兵,在基础队列训练方面没什么问题,一天过后直接开始学军体拳,可女同志们基础较差,要让她们“走整齐、转到位”着实费了不少功夫,一天天反复的强化训练让平日里的家中“小姐”和“主妇”们吃了不少苦头,但令我惊奇的是竟然没有一人找所领导诉苦。
一个星期后,大家都顺利通过了第一阶段的训练,蜕变后的“女兵”们自信的走在队列中,巾帼不让须眉。一声声清脆响亮的报数声,让人精神抖擞,无论是停止间转法还是步伐转换,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和一星期前穿高跟鞋来参加训练的“娇小姐”形象更是丝毫联系不上,让人刮目相看。最终,大家用自己努力训练的成果换得了两天的休息时间,此时,队伍中的妈妈们好像统一口径般的说出同样的话,“终于可以回家看看儿子(女儿)啦!”。这里,我要由衷地说一句:这群工作在沥青路上不爱红妆爱武装的高速女民兵们无疑也是最美最靓的一道风景!
动作分解,再分解
“嘿哈!嘿哈!”虽然我们男同志是清一色的兵哥哥,在军体拳这方面还真不是各个精通,有的学的不是一套的;有的是武警退伍,练的是擒敌拳,刚开始练的时候大家各执己见,对每个动作各有各的看法,在网上也没能找出个“最”标准的,想让这些大兵能步调一致还真是伤透了脑筋。正当大家犯难时,所里果断地到当地武装部请来一位军事素质过硬的老兵前来指导。正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了,凭着各位老兵的军事素质功底,军体拳一套16招两天就学会了。为了让我们军体拳能打出最佳效果,大家在训练时招招打出力度、打出气势,并且将每招都分解为几小动,每一小动每一小动的练,练不到位就定型。就这么每天几十遍的高强度的反复训练让大家浑身酸痛、疲惫不堪,厌烦的情绪也油然而生。但是,辛勤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在看到这样吹毛求疵的训练取得的明显效果后,大家的抵触心理自然消失了,迅速调整好心态继续投入到训练中去。“为了集体的荣誉,我们苦一点累一点不算什么”。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兵哥们!
集思广益求新求变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整个军训队列整体效果基本成型。
部队季度组训经验总结 篇八把自己变成一副良药 弱肉强食的环境里,竞争是极为残酷的。生存或者毁灭,这是身处其境者需要经常考虑的问题。面对敌人,如果过于仁慈就容易被敌人所趁,害死自己和部下;面对部下,即使他们犯了错,违背你的规矩,你依然一味的过于仁慈,就难以树立威信,无法将他们指挥得形如臂指。管理上的狠是为了出效益,也就是说,对部下的“不慈”事实上就是对团队的“慈”。为了保证生存,为了获取胜利,适当的“不慈”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人把带兵人比做医生。谁的训练拖了后腿,就需要“开方子”;谁的思想出现了波动,也得赶紧“看病抓药”。为了帮助“病人”尽快痊愈,带兵人需要费尽苦心,寻找最好的“药”。然而,社会环境在变、兵员成分在变、官兵思想在变,这些变化使带兵人要面对更多的“疑难杂症”,并不是每一个方子、每一味药都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有的反而会加重“病情”,引起抵触情绪。这就需要带兵人把自己变成一味“良药”,真心地关心“病人”,真切地感知“药性”,真正地祛除战士心中的“病根”。
一、把自己变成一味“良药”,需要始终对战士充满感情
医者父母心,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就是真心地关爱病人。带兵方法千千万,然而以情带兵最为贵,带兵人要将自己变成一味“良药”,就需要对战士充满感情。
坚持官兵一致,始终对战士充满感情,是我军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彭德怀在担任志愿军总司令时,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官兵需求,甚至把手伸进战士的鞋内检查是否保暖。正因为他对战士充满感情,所以在我军官兵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近年来,很多高学历、高素质青年走入军营,不管他们思想如何成熟、经历如何丰富,毕竟是离开家乡来到部队,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高强度的训练、严格的日常管理,在感情上仍然有依赖性。带兵人应自觉传承、躬身践行这一优良传统,给予战士导师般的教诲、家庭般的温暖、兄长般的关怀,真正走进战士的内心,激发其爱军精武的热情、坚定其献身国防的决心。
二、把自己变成一味“良药”,需要提高以情带兵的能力。
庸医误人害人,要成为一名好的医生,除了医德高尚、对病人充满感情之外,还需要有妙手回春的医术。带兵人也是如此,自身能力素质不过硬,不明药理,不知药性,就根本不可能把自己变成一味“良药”。
徐向前元帅经常告诫部属一句话:“只有不会带兵的干部,没有带不好的兵。”带兵的能力从哪里来,总结前辈的经验,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学习。三国时期,大将吕蒙听从吴主孙权劝告,发愤学习,终成大器,令一度看不起他的鲁肃也不得不感叹:“三日不见,非复吴下阿蒙!”作为部队建设中流砥柱的带兵人,要带好兵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要广学多闻,为人导航,不满足于现有水平,不陶醉于过去的带兵经验;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规律,特别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多系统学习、多涉足各学科领域,努力使自己成为“专家”“杂家”,使自己成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良药”。这样,才能确保不会出现“带不好的兵”。
三、把自己变成一味“良药”,需要掌握以情带兵的方法
“望、闻、问、切”是中医治病的“四诊法”。这四个字精炼地描述了中医看病的过程,对于带兵人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望”就是要看到深层,详细地了解战士。采取心理测试、建立知兵档案等形式,切实对战士的家庭状况、思想基础、基本素质、个人需求、心理特征等,做到心中有数。尤其在遇到入党考学、立功受奖、选改士官等关系到个人的前途问题时,要对战士的思想变化搞好预测,见微知著,切实掌握每个人的思想动态。“闻”就是要善听话外音,真正地了解战士。带兵人要多闻闻战士的“汗脚味”,多听听战士的“呼噜声”,多想想战士的“俏皮话”,从他们的叹气声和牢骚话中听出“话外音”,真正了解战士在想什么、担心什么、期望什么、需要什么,拨开表层看到问题的真实原因,避免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疗法。“问”就是主动靠上去做工作,全面地了解战士。以“三互”小组为基本单元,依靠基层党支部建立起自上而下的谈心网络,把所有人纳入其中,通过官兵谈心、兵兵谈心,全面掌握战士思想动态,做到普遍问题大家谈、隐私问题个别谈、突发问题随机谈。对于心存戒心、不愿敞开心扉的战士,带兵人要做活“问”的文章,利用饭前饭后、训练间隙等时机主动问问战士的闹心事和烦心事,增进彼此感情,全面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切”就是找准症结所在,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带兵人要认真分析战士的思想实际,找准病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倾向性思想问题,应进行普遍性的教育引导;对特殊性思想问题应指定思想骨干谈心,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于危及安全稳定的个别人,应采取“多盯一”的帮扶方法,及时掌握情况、帮助转化。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部队季度组训经验总结(通用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