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唯美的诗经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鱼鹰和鸣咕咕唱,在那河中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奢求。高远的苍天啊,是谁把国家害成这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我衣领颜色青青,日日思念在我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美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去前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你送我木桃,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不能算报答,是为了能用结为好啊。(注:《木瓜》本来就是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蒹葭
佚名〔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 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1、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
3、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6、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7、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0、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11、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14、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1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7、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1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20、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与归,易其室家。
2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6、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待嫁)
27、宁为秋霜,勿为犬羊。
28、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29、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
30、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3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4、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3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7、如柔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3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3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40、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4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2、女也不爽,土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4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4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47、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4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0、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5、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7、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9、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0、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1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12、子不思我,岂无他人?
1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6、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17、宁为秋霜,勿为犬羊。
18、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19、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20、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2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3、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2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5、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26、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8、维以不永伤,维以不永怀。
29、得妻若此,夫复何求。
30、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31、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3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33、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34、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35、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3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7、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38、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9、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4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1、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42、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4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4、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45、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46、如柔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47、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4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4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5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鸳鸯
佚名〔先秦〕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鉴赏
此诗前二章以鸳鸯起兴,后二章以马起兴。鸳鸯是成双成对的鸟,马和亲迎之礼有关,故可以认为这是一首同婚姻有关的诗歌。前二章赞美男女双方才貌匹配,爱情忠贞;后二章祝福其生活富足美满。
此诗一、二章以鸳鸯匹鸟兴夫妇爱慕之情。两章描绘了一对五彩缤纷的鸳鸯,拍动着羽毛绚丽的翅膀,双双飞翔在辽阔的天空,雌雄相伴,两情相依,情有独钟,心有所许,多么美妙的时刻,多么美好的图画!在遭到捕猎的危险时刻,仍然成双成对,忠贞不渝,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从同甘到共苦两种境遇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了鸳鸯高洁的品格,挖掘了鸳鸯的典型的独特的禀性,较好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为后面对人物的抒写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第二章中,诗人抓住鸳鸯小憩时的一个细节,描摹入微,观察至细。在芳草萋萋的小坝上,一对鸳鸯相依相偎,红艳的嘴巴插入左边的翅膀,闭目养神,恬静悠闲,如一幅明丽淡雅的江南水墨风景图,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无限追求。这二章一动一静,描摹毕肖,既是对今后婚姻生活的象征性写照,也是对婚姻的主观要求和美好希望。生活之中,欢乐与痛苦必然并存,既有甜蜜的欣悦,也有凄苦的哀愁,但只要双方心心相印、相濡以沫,苦乐之中就都有幸福在,即无所畏惧。诗人以鸳鸯比喻夫妻,贴切自然,易于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其形象逐渐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原型,为后世所普遍接受。
诗的第三、四章以摧秣乘马,兴结婚亲迎之礼,充满了对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抓住迎亲所用的厩中肥马这一典型细节,引发人对婚礼情景的丰富联想:隆重、热烈、喜庆;并且厩有肥马也反映着生活的富足。这都含蓄地暗示了婚姻美好的客观条件:男女般配,郎才女貌,感情专一,家产丰裕;反映了诗人的婚姻价值观念,也是对理想人生、美好人生的由衷礼赞。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唯美的诗经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