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工具”。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是小学语文教师亟需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适度挖掘文字意义
王力在《古代汉语》里指出,文言即为基于先秦口语而形成的上古言语书面语言和之后数代作家仿古的作品里的语言。当前,有部分教师运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古时造字或用字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正是看到了古汉字在社会实践中生活和交流的需要。譬如,《守株待兔》里的“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其中“走”就是其原本的意思。上半部分好比把两臂张开,而下半部分则为“止”,意思就是脚,也就是“张开两臂,奋力奔跑”。由字入文,关注古代汉字字形及字义的演变和发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语言文字的源远流长,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
二、适量认知文学形式
“文学形式本身也是一种认知结构,在阅读的时候,除了对故事内容的吸收,还潜在吸收了形式所承载的认知方式。”如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历史人物故事《司马光》、轶事类古文《囊萤夜读》、语录类古文《两小儿辩日》等等,这些体裁丰富的文言文片段,不仅能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等感受人物的形象,而且还能借助简洁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
三、适时给予文化熏陶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学习文言文对于我们传承民族精粹、增强文化自信、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可以使“拔穗期”的学生从文本中的人物、事物身上可初步感知到先人们在不断的求学与生活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道理。其中,既有有车胤家贫志坚、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也有李白在“铁杵磨针”中感悟到的持之以恒;既有《司马光》《杨氏之子》的聪慧机巧的正面形象,也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这类说话做事的反面教材……作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主阵地的语文教学,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方面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四、因学段预设教学目标
小学教育分三个学段,每一个学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迥异。因此,教师须因“段”定标,有的放矢。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指出:“诵读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中指出:“背诵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教学目标预设中,可预设通过诵读和背诵等阅读教学,引领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及体味作品的情感。
五、因主题选择教学方法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篇幅短小,但故事性强,内容丰富。教学此类文言文,只要教师在学生读懂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串讲故事,再谈体会即可。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中,教师只要抓住文章中描写人物行动与语言的语句,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生活中关于观察和思考的智慧,在王戎的“不取”之行动和他的言语之中就会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再譬如,《学弈》里的“为是其智弗若与”为核心,这是孟子的问题,也是学生需要认真研讨重要议题。寓理于言、言短意长,只为让道理更加鲜明而深刻。
六、因文体而另辟蹊径
文言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有传、记、论、书、说、铭等,还有神话、寓言、题跋等。如若教学都是逐字逐句地分析,最后感悟文章道理就显得僵化而乏味。教师要做的便是,根据不同文体辟蹊径、通幽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极尽夸张,讲故事是好办法。《杨氏之子》《王戎不取道旁李》等选自《世说新语》的笔记小说,教学中可紧扣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引导学生学会在情节“反转”之处探寻智慧,品出故事趣之所在即可。《书戴嵩画牛》虽属题跋,但也从叙事中见理,既有小说的精彩情节,也有寓言的寓理于言,教学中可抓住牧童的“拊掌大笑”,引发学生想象“他会笑谁呢”,融合“事”与“理”,进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色。
以上思考,仅为教学过程中之大抵方向及思考,但无论做何选择,都不应忽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系2022年度武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WW[2022]DH057)
作者:刘春林,主研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
工作单位:武威第四中学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武威第四中学(凉州区羊下坝镇邮编733024)
邮箱:**@163.com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