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周国平经典散文【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周国平散文摘抄赏析 篇一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
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他很快便死在了军队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
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
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
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人活在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与人交往,它们构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
做事情,包括为谋生需要而做的,即所谓本职业务,也包括出于兴趣、爱好、志向、野心、使命感等等而做的,即所谓事业。
与人交往,包括同事、邻里、朋友关系以及一般所谓的公共关系,也包括由性和血缘所联结的爱情、婚姻、家庭等关系。
这两者都是人的看得见的行为,并且都有一个是否成功的问题,而其成功与否也都是看得见的。
如果你在这两方面都顺利,譬如说,一方面事业兴旺,功成名就,另一方面婚姻美满,朋友众多,就可以说你在社会上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说你的生活是幸福的。
在别人眼里,你便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幸运儿。
如果相反,你在自己和别人心目中就都会是一个倒霉蛋。
这么说来,做事和交人的成功似乎应该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准了。
然而,在看得见的行为之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依我之见。
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做人。
当然,实际上做人并不是做事和交人之外的一个独立的行为,而是蕴涵在两者之中的,是透过做事和交人体现出来的一种总体的生活态度。
就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来说,做人主要并不表现于做的什么事和做了多少事,例如是做学问还是做生意,学问或者生意做得多大,而是表现在做事的方式和态度上。
一个人无论做学问还是做生意,无论做得大还是做得小。
他做人都可能做得很好,也都可能做得很坏,关键就看他是怎么做事的。
学界有些人很贬薄别人下海经商,而因为自己仍在做学问就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气势。
其实呢,无论商人还是学者中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实在不可一概而论。
有些所谓的学者,在学术上没有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建树,一味赶时髦,抢风头,惟利是图,骨子里比一般商人更是一个币侩。
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
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
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
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
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
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
“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做事和交人是否顺利,包括地位、财产、名声方面的遭际,也包括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遭际,往往受制于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应该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
一个人当然不应该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东西当作人生的主要目标。
一个人真正能支配的惟有对这一切外存遭际的态度,简言之,就是如何做人。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
我确实认为,做人比事业和爱情都更重要。
不管你在名利场和情场上多么春风得意,如果你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
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和谁一起过日子,而是你自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面对苦难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
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
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
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
有些人即使在这两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大苦,却也无法避免那个一切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
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我们总是想,今天如此,明天也会如此,生活将照常进行下去。
然而,事实上迟早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打断我们业已习惯的生活,总有一天我们的列车会突然翻出轨道。
“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 www.chayi5.com 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把自己独独看作例外。
人生在世,总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苦难,世上并无绝对的幸运儿。
所以,不论谁想从苦难中获得启迪,该是不愁缺乏必要的机会和材料的。
世态炎凉,好运不过尔尔。
那种一交好运就得意忘形的浅薄者,我很怀疑苦难能否使他们变得深刻一些。
我一向声称一个人 ……此处隐藏8107个字……持占有的态度。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
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性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
21、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
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22、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
并不是看头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
23、人,永远走在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
他已经辞别兽界,却无望进入神界。
他不甘于纯粹的生存,却达不到完美的存在。
他有了超出生存的精力,却没有超出生存的目标。
他寻求,却不知道寻求什么。
人是注定要无聊的。
24、由此可见,无聊生于目的与过程的分离,乃是一种对过程疏远和隔膜的心境。
25、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战胜了。
它为了逃避单调必须丰富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
26、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就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
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
面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
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27、我们终于怅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当年的人、树木、房屋、街道、天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忧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28、塞涅卡说:只有不愿意理屈才是被赶出,而智者愿意,所以 智者决不会被赶出生活 。
蒙田说: 死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等候我们,让我们到处都等候它吧。
斯多葛派哲学家完全听不见灵魂的呼声,他们所关心的仅是人面对死亡时的心理生活而非精神生活,这种哲学至多只有心理策略上的价值,并无精神解决的意义。
29、人人都得死,这能给我们什么安慰呢?大约是两点:第一,死是公正的,对谁都一视同仁;第二,死并不孤单,全世界都与你为伴。
30、自我意识强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产物,因此他无论如何不能设想,他的自我有一天会毁灭,而作为自我的产物的世界却将永远存在。
31、对死的思考推动人们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实际作用却是中指这种思考。
从积极方面说,宗教倡导一种博爱精神,其作用也不是使人们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爱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
32、面对永恒的死,一切有限的寿命均等值。
随想:哲学总是在以各种神秘的姿态诱惑着我们人类思想的前行,而哲学背后的指示者就是世界。
然而一旦诱惑成功,它却又立即嘲笑人类智慧的愚昧与无能为力,它让我们矛盾,在矛盾中悲观,却也滋生出超脱;悲观的便成了可怜的无谓的牺牲者,超脱的便成了它手中不安分的精灵。
33、亚里士多德和霍布斯都人为,爱名声之心在青少年身上值得提倡,尚可激励他们上进,对于成年人就不合适了。
34、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
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种浅薄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
35、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36、诚然,抱着过时的信仰不放,或者无信仰而装作有信仰,都是可悲可笑的,不妨调而侃之,哈哈一笑。
可是,当我看见有人把无信仰当作一种光荣来炫耀时,我再也笑不出来了。
37、昆德拉: 明天当自然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谁会发现呢? 末日并不是世界末日的爆炸,也许没有什么比末日更为平静的了。
我知道他绝非危言耸听,因为和自然一起消失的还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整个心灵生活。
上帝之死不足以造成末日,真正的世界末日是在人不图自救、不复寻求生命意义的那一天到来的。
38、活着的往事——这是灵魂之所以具有孕育力和创造力的秘密所在。
39、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 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
40、未完成让很多东西看起来很伟大很完美。
包括文学作品,也有婚姻爱情。
很多东西如果停止了追,就失去了意义,魅力也随之而去。
41、不要试图求得别人的理解也不要试图去完全了解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失尊重的。
在我看来,后者倒像是把对方当成了研究对象。
所以倒不如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给予对他人的信任,岂不落的双方都轻松?
42、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当然,如果一个人在未完成的心态中和死亡照面,他又会感到突兀和委屈,乃至于死不瞑目。
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无论死亡何时到来,人生永远未完成,那么,我们就会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上与死亡达成和解,在积极进去的同时也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43、死神喜欢蹑行,当我们听见它的脚步声时,我们甚至来不及停住唇上的生命之歌,就和它打了照面。
44、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
沉默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
45、又问他(苏格拉底)葬礼如何举行,他笑到: 如果你们能够抓住我,愿意怎么埋葬就怎么埋葬吧。
4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也许可以称这种晕眩为一种虚弱的自我迷醉。
一个人自觉软弱时,决定宁可屈从而不再坚挺,就是被这种软弱醉倒了,甚至会希望变得更加软弱,希望在大庭广众中倒下,希望倒下去,再倒下去。
47、亚里士多德说: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48、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的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49、殊不知在人类历史上,以救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们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普通的歹徒。
50、我甚至相信,人最接近上帝的时刻不是在上帝向人显示奇迹的时候,而是在人认识到世上并无奇迹却仍然对世界的美丽感到惊奇的时候。
51、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有爱?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都是孤儿。
52、韩愈把毁谤的根源归结为懒惰和嫉妒。
53、有两种自卑。
一种是面对上帝的自卑,这种人心怀对于无限的敬畏和谦卑之情,深知人类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忘乎所以,不会狂妄。
另一种是面对他人的自卑,这种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别人比较,崇拜强者,相应地也就藐视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转变为自大。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周国平经典散文【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